2012重讀陳冠中"盛世:中國2013"


《盛世:中國2013》,陳冠中

第二次看盛世比第一次深刻,故事與現實同樣疑幻似真。
盛世於2009年出版,正值中國在感受層面上,由上以下共同經歷國家因強盛而帶來的自豪,2008年的奧運前後中國所有人也認為維穩是必要的國策,因為大家都能從中得到所需要的奮興,政權成功地把活在中國的人的個人需要與政權的利益需要拉近。但這年亦是金融危機開始序幕的一年,小說提及的冰火期是真實的。最近竟然在曾俊華的口中聽到他用冰火時期來形容世界的經濟發展,或許他也看了這小說。

跟一般Dystopia不同,盛世只是以故事講出五年後中國的推測,當年我對書提到的國際局勢分析不完全明白,但20126月第二次閱讀時,許多事變得明白。可能因為不少的未來預測已成為時事分析了。

這次令我深刻的都是政治評論,作者以故事為載體巧妙地把他對中國局勢的發展籍不同的人物以不同的角度展示。故事在不同部分中提到偽天堂及好地獄,第一次是在小希在老陳家中飯桌上,老陳為了令小希知到他明白她的感受而講的一番話,小希自89民運對共產黨的憤怒不滿一直維持至今,她不明白為何身邊的人忘記了這感受,愈來愈多人不理解她對今天盛世的不投入,太多人因為中國經濟繁榮而變得高興。老陳認為人在選擇偽天堂與好地獄有這樣的表現,

「魯迅說過,誘人會懷念失掉的好地獄,因還有比好地獄更壞的壞地獄,這不用說,但是在一個好地獄與一個天堂之間,人會如何選擇?有很多人會認,不管怎麼說,天堂還是比好地獄更好,他們開始的時候還知道那是天堂,只是不敢或不想去拆穿,久而久之他們甚至忘了那是天堂,反而替天堂辯護,說那是唯一的天堂。但是,世界上總是會有一小部分的人,怕是非常少的一群人,再痛苦也寧願選好地獄,因在好地獄裡,至少大家都是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是在地獄。」頁107

  懂得偽裝,為了令自己好過或者不敢  犯其他人,有人選擇不理會社會上的不好,這種自欺令自己感覺良好以為自己在天堂,這是偽天堂。起初這些人還知道自己是在地獄但長久的自欺,令自己漸漸真的以為自己在天堂。這些人最不喜歡那些清醒的人,因為有些人肯面對現實,言行感受都與身處的環境吻合,這種真實令自欺的人不能自欺自己在天堂,活在偽天堂的人反而會指斥那些面對現實的人,他們極力要為偽天堂的「真實」而作出辯護,否則他們便要重回地獄的現實。老陳認為後者是好的,因為起碼他們明白自己是在地獄。

「在中國,千千萬萬的人經歷過理想狂飆的年代,受過理想主義的洗禮,就算後來理想變成噩夢而幻滅,整整幾代許多人失去理想,卻沒有唾棄理想主義。
   方草地與韋希紅就是成長在這樣的年代。也學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不管時代、環境怎麼變,他們身上仍然保留著青少年時期形成的強烈的理想主義人格特質。一個理想幻滅了,就算沒有立即撿起另外一個現成的理想來替代,他們也會繼續尋找、追求。他們不是現實主義者、不是機會主義者、不是事業主義者、不是享樂主義者、不是妥協主義者、不是虛無主義者、不是避世主義者。他們是難以言喻的中國式理想主義者。
   所以,就算在共和國成立了六十多年以後,中國肯定還是理想主義者的大國——中國人口基數大,理想主義者比例上小,實際數字放在別國仍屬驚人。
   想想那些正在坐牢的、受監控的維權律師、異見人士、民主憲章發起人、公民組織負責人、自組政黨者、公共知識分子、對不法行為吹哨示警者,以及地下教會傳教士,大概都是2.0版不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
   任何一個社會都不能完全沒有理想主義者,何況現今中國! 」頁183-184

理想主義的承傳者是那些不願自欺欺人不識事務的人,只有他們才會明白自己不在天堂不在盛世,為國為民而感到憂愁。李旺陽、艾未未、劉曉波, 維權律師、異見人士、民主憲章發起人、公民組織負責人、自組政黨者、公共知識分子、對不法行為吹哨示警者,以及地下教會傳教士」都是不願活在偽天堂的人,是「2.0版不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

我在想有好些懷抱理想主義的人是既不是活在「偽天堂」也不是活在「好地獄」當中,他們活在「偽地獄」中。他們的理想主義出了問題,以至他們以為有些事必要地分敵我。韋國便是這些人,他不滿人人對盛世現況的滿足,而少了階級間的敵視,又不滿現況中那些懷抱良好理想主義的人,韋國不滿母親對國家的批判,更不滿那些滿足現狀的人。他是活在自己的偽地獄中,因為他的理想主義其實是向下的理想主義令好地獄變得更差的地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好撒瑪利亞人法

看見

《罪迷宮》與 明陣(Labyri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