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爐法
![]() |
熔爐作者孔枝泳 |
熔爐是一本小說, 作者孔枝泳把一件真事變成小說, 令讀者更明白韓國社會中的不公義. 事件發生在一間在韓國光州仁和聾啞學校, 有校長及教師性侵犯學校達多年, 期間整個校園也似乎知道這些事但卻沒有人願意去提及這些每天都在發生的事. 直至一名新加入的老師見到這些罪行及進行更深入調查後, 他發現了真相, 不過學校對他作出連番迫害. 這老師被迫離開學校後, 作者孔枝泳知道這件事後, 決定以小說把事情公開. 小說出版後震撼整個韓國. 政府不單把涉案者收監, 更引起國會關注韓國法律中關於社會福利機構的法律及保障殘障兒童的法律, 這些法律改革都被統稱為熔爐法案.
這裏我想到香港亦曾發生類似的事, 一名校長在智障學校長期性侵犯他的智障學生, 最後被揭發但事件並沒有其他法律改革的跟進. 香港於2011年12月實施了"性罪行定罪紀錄"行政措施, 這措施是建基於法律改革委員會對減少性罪犯在幼兒學校及照護弱能人士行業中重犯的可能性. 外國很多國家都有sexual offender registry制度, 讓一些相關人士甚至是一般市民都能夠查核過往曾有性侵犯罪行的人的犯罪紀錄. 整個制度跟其他罪行的處理也不同, 一個罪犯被法庭定罪後, 受了懲處後, 這人仍有留有案底, 但一般人都不能知道這些背景. 目的是令罪犯能重新投入社會. 那為何要針對性罪犯呢?原因是性罪犯的重犯機會遠比其他罪行高, 我沒有數據在手但似乎這是普遍現象. 在外國有好些性罪犯甚至會穿州過省到其他地方不斷犯案, 他們甚至會到一些學校, 幼兒學校及教會等尋找加害對象. 有些受性侵犯的智障人士都不能把事情說得清楚而加害人又是機構中被信任的人, 因此會令受害人持續及長時期受害. 這亦是熔爐法要針對的現象.
法律改革很多時候涉及的都是現有制度上的不足或是道德上的醒覺, 有些社會環境, 人及制度令我們對不道德甚至是不法的事啞忍及事若無睹. 熔爐的同名電影今年在韓國上畫, 英文名為"silenced", 我認為更能反映事件中的議題. 最不公義的事有時候不是那些看不到的不公義, 而是那些天天在我們社會上發生但我們卻沒有足夠的醒覺去理解當中的問題, 有可能某些社會及政治制度令我們"被沉默"(silenced). 我們未必能從記載事實的歷史中得到教訓, 在今日新聞知訊泛濫的年代, 我們不單沒有大在意那些真實報導, 我們甚至當那些不幸的事當成娛樂八掛事般去談論. 或許因為這樣, 把真事變成娛樂的小說及電影, 反而使我們更容易被它們影響. 熔爐這小說及今年上映的同名電影在為韓國帶來的不單是爭論不休的爭議, 更是期待以久的社會改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