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週末我讀懂中國

記得我第一份全職工作是在股票行當信差, 那時候中環仍有包伙食, 午間公司同事包括大老細都會一起用膳, 20分鐘內便食完.  那時沒有上網也沒有電話消磨時間, 之後我便會拿起一份我看不懂的信報.  當時正是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89民運的年代, 我在那裏開始接觸那個我不認識的中國.  當時的印象當然不及我第一次與家人去江門旅行, 那旅店沒有冷氣, 晚上要用蚊帳, 那是改革開放不久的中國南方.  這兩年除了兩份訂閱已久的週刊外, 我多訂了三份內地雜誌去認識中國.  我選的都是較敢言的雜誌, 裏頭沒有官腔八股文章.  進入南方週末的iPad版, 每一次同一句說話都會出現, "在這裏讀懂中國".  要讀懂中國很難因為裏面有太多的潛規則, 太多空洞的實規則.

新的中共領導班子表示要看重憲法,落實法治及打貪等, 有論者認為這只是為新政權賺取認受性的講法, 沒有什麼實質意義.  這兩星期南方週末的消息成為全中國的熱話, 原因是一名廣東省共產黨宣傳部官員庹震要求南方週末更改2013"新年特刊當中的新年獻詞, 原題為"中國夢, 憲政夢".  南週上下員工齊心抗議, 到今天為止, 結局是南週沒有了編輯自主, 總編要撤而庹震亦要離職.  反抗的南週記編不會被秋後算帳,  不過這件事卻引起中國許多媒體的仗義反響, 中共中央宣傳部的威信面對前所未有的媒體公然反抗.  把事件年份抹掉, 事件發生時間似是在文革,  起碼中宣部以為毛澤東仍然是他們的偉大領導.

中國向來只有憲法(constitution)而沒有憲政(constitutionalism), 前者是一個法律文件而後者則是把憲法落實以憲法中的規定去治理國家包括以憲法治理政府.  有前者未必有後者, 中國是一個例子, 有趣的是英國沒有成文憲法但卻有憲政.  中國憲法中的規則很清楚, 有些部分獨立地看你以為是一個西方民主國家的憲法, 例如保障人權的部分.  南週事件說明了共產黨除了可以公然干涉行政更可以繞過行政機關公然干涉報章的編輯.  黨權過大黨政不分, 黨權力沒有任何法律根據也沒有獨立的法院保障言論自由, 政治意識形態似在主導政治, 但說穿了只是既得利益者借毛反對法治以保障自己的利益.  這就是真正的中國政治規則.  從事件的性質, 我們彷彿看到了毛澤東年代的管治模式.  內地慣性地以文革對抗改革(政治改革).  十八大前後我們看到共產黨處分薄熙來及相關的 "去毛化"討論, 甚至有人猜想毛主席記念館會關閉毛主席會入土為安等等.   或許中國要去掉的並不是毛澤東思想而是當權既得利益者對毛澤東時代極權統治者的想象.  這想象不離開, 憲法只會是極權者手中的維穩打壓異見者的工具.

南週上下明知沒有可能與共產黨領導爭回應有的編輯自主權及言論自由, 但仍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值得尊敬.  一名在南週大樓外聲援者向記者表示他這樣做 "不是想改變這個國家, 而是不想讓這個國家改變我."  毛澤東的身影已在南週及聲援者中正式退下, 去毛化可以由個人做起, 這一少步的意義甚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好撒瑪利亞人法

看見

《罪迷宮》與 明陣(Labyri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