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各電視台的2012大事回顧有不同的焦點, 經濟新聞回顧令我看到樓市股市穩步上揚及中國經濟繁榮的隱憂. 全球資金流通於不同的股市債市, 這不單令各國經濟緊扣, 任何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動盪都會影響到不同的國家經濟. 例如, 個別歐洲國家的財赤問題, 會成為歐盟國家的歐債問題. 而歐債問題亦觸碰歐盟聚散的政治問題. 而政治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亦會影響某些國債在市場上的買賣. 美國的財赤與政治息息相關, 敵對政黨政治甚至影響美國的債務評級而這亦影響其集資能力. 當然美國怎樣處理其債務問題亦直接影響香港, 量化寬鬆及接近0利率令部分資金流進香港作不同形式的投資及投機, 加上內地在港的投資投基活動, 香港這種投資投機帶動的經濟增長特別容易大上大落. 當外圍經濟出現波幅時, 香港經濟環境會特別容易受到影響.
至於政治上美國在亞太區的擴張, 其目的是要以拉攏包括日本, 南韓, 印度, 澳洲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圍堵中國. 去年的領海問題令中國難以與周邊國家建立穩定的外交關係. 去年中港關係的緊張情況是回歸以後的新高點, 國民教育, 中聯辦介入本港各項事務, 特首誠信問題以至終審法院"被建議"要向人大釋法等等, 每一件事都觸碰港人對內地政府的反感. 這種反感亦不斷擴散及升級, 個人層面上香港人與自由行旅客明顯有cultural shock, 內地人佔用香港公共資源例如, 交通, 教育, 醫療等等影響香港人享用這些資源的同時, 亦對內地人開始產生厭惡. 政府不能只以接受現實來舒緩港人的負面情緒, 進一步的政治高壓以強權控制政局只會令人心向外. 中港兩地共融是要由政府帶領的良好管治結果, 單單開放人流及建設中港交通建設只能在形態上與內地融合, 沒有好好解決當中的利益問題只會進一步深入及擴大香港人與內地人的矛盾. 其實香港本土亦有不少的挑戰, 樓市, 土地及房屋供應令房屋成為劃分階級的指標, 處理得不好是社會動盪的火藥庫. 本港政黨政治衝突有質與量的轉變, 政黨光(普)表面上擴闊但其實只不過是在原有對立陣營上的分歧, 例如在泛民中, 激進與温和, 在建制派中, 親共與保皇. 這政黨的光普發展是再令對立陣營的距離進一步拉開.
埃及政局發展令人關注宗教與政治重新合一的可能, 世俗政權原本希望與宗教劃分一條清楚的界線, 有些國家甚至以憲法來確保政教分離, 土以其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但伊斯蘭教國家中有不少國家都嘗試打破這種世俗政權的界限, 例如穆斯林兄弟會明言要埃及政府法例確認回教法的在管治國家地位, 剛過去的2012公投中其結果使穆斯林兄弟會對埃及政府有更大的影響力. 這會否使國際局勢更複雜, 國與國衝突變得看重意識形態? 這是尚待分析及值得留意的發展.
至於政治上美國在亞太區的擴張, 其目的是要以拉攏包括日本, 南韓, 印度, 澳洲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圍堵中國. 去年的領海問題令中國難以與周邊國家建立穩定的外交關係. 去年中港關係的緊張情況是回歸以後的新高點, 國民教育, 中聯辦介入本港各項事務, 特首誠信問題以至終審法院"被建議"要向人大釋法等等, 每一件事都觸碰港人對內地政府的反感. 這種反感亦不斷擴散及升級, 個人層面上香港人與自由行旅客明顯有cultural shock, 內地人佔用香港公共資源例如, 交通, 教育, 醫療等等影響香港人享用這些資源的同時, 亦對內地人開始產生厭惡. 政府不能只以接受現實來舒緩港人的負面情緒, 進一步的政治高壓以強權控制政局只會令人心向外. 中港兩地共融是要由政府帶領的良好管治結果, 單單開放人流及建設中港交通建設只能在形態上與內地融合, 沒有好好解決當中的利益問題只會進一步深入及擴大香港人與內地人的矛盾. 其實香港本土亦有不少的挑戰, 樓市, 土地及房屋供應令房屋成為劃分階級的指標, 處理得不好是社會動盪的火藥庫. 本港政黨政治衝突有質與量的轉變, 政黨光(普)表面上擴闊但其實只不過是在原有對立陣營上的分歧, 例如在泛民中, 激進與温和, 在建制派中, 親共與保皇. 這政黨的光普發展是再令對立陣營的距離進一步拉開.
埃及政局發展令人關注宗教與政治重新合一的可能, 世俗政權原本希望與宗教劃分一條清楚的界線, 有些國家甚至以憲法來確保政教分離, 土以其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但伊斯蘭教國家中有不少國家都嘗試打破這種世俗政權的界限, 例如穆斯林兄弟會明言要埃及政府法例確認回教法的在管治國家地位, 剛過去的2012公投中其結果使穆斯林兄弟會對埃及政府有更大的影響力. 這會否使國際局勢更複雜, 國與國衝突變得看重意識形態? 這是尚待分析及值得留意的發展.
留言
張貼留言